万亩碱滩稻花香 要闻-白城站 王金顺 3832114
万亩碱滩稻花香 要闻-白城站 王金顺 383211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白城站 > 要闻

万亩碱滩稻花香

2024-03-21 10:2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盐碱地开发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多年来,吉林省为落实增产千亿斤粮食的计划,开始对大安西部土地进行平整,并通过“引嫩入白”工程,修建了大安太山乡境内的三道岗子引水工程,将源源不绝的嫩江水引入大碱甸子里,以备种田之需。

  春风未动蝉先觉,在外经商的大安人王千士敏锐地觉察到这一发展趋势,准备大干一场。

  大安市的盐碱地,被确认为苏打土质,盐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PH值高达9——10.5,要想达到种植弱碱水稻的条件,PH值最高必须限制在8以内,所以关键是治碱。

  2015年秋,王千士从沈阳回到大安,他回乡后一次性以每垧1775元的价格拍下联合乡万福村经过土地开发整理的4500亩土地,承包期30年。

  王千士组建了大安市圣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家庭农场,注册了大安市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聘请种植能人,大量收购农家肥,于2016年春试种了1000亩。

  这是一个大手笔,也是一个吞钱的大虎口。王千士的举动引起了家人和朋友的担心,并纷纷劝阻说:“我们不反对你开展种水稻的实验,但也要有回旋的余地,先少租点试试,船小好调头,这样一下子就租了4500亩,你真是不给自己留后路啊,还是谨慎为好。”

  王千士种稻不用化肥,完全用有机肥,除草不用农药,完全人工除草,灭虫不用农药,开始以养鱼、蟹、鸭灭草及消灭虫害,仅这一项每垧投入就高达2万多元。

  有机稻的产量低,只能是常规稻收成的一半儿,常规稻最高收成每垧可达20000多斤,有机稻最高可达每垧收成8000——9000斤,但这也没有动摇过他种有机稻的信念。

  新的创业开始了,他买来黑龙江五常的“稻花香”、通化农研所的“通院香518”、吉林农研所的“吉宏6号”稻种,分别试种。为赶农时,春节刚过,他便张罗建育苗大棚,换苗床土,育苗。地还没有完全化透,他便动手修起田间工程,之后,整地、施肥、泡田、造浆、插秧这一系列工作,都听专家指挥,严格操作,有序进行。

  王千士通过四年不断努力,有机稻喜获大丰收。经过多年的努力,基地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在这里王千士选用长粒香、圆粒香等优良水稻品种;科学施用有机肥,采用人工除草、物理治虫。每年,基地引进稻田鸭2万余只,养殖稻田蟹7000多亩、稻田鱼300多万尾。以田养鸭,以鸭促稻;水稻护鱼、蟹;鱼、蟹食虫草。形成鸭、鱼、蟹、稻互促共生的独特优势。为有机水稻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取代了农药和化肥,还原出最淳朴的有机生态体系。

  成功的喜悦并没有让今年58岁的王千士忘记初心,他来自农村,心系农民。在大安市脱贫攻坚的战役中,除了给困难帮扶户岀主意、想办法、上项目外,他每年都要给困难帮扶户送去钱物,帮助他们渡过生活上的难关。在他万亩稻田的生产和施工中,他的公司固定工人都是招收农户,每年固定工有30多人。生产作业中招收的临时工每年都在400人次左右,这一项支出大约一年1000万元左右。

  为了改变家乡的环境,王千士不忘他的家乡乐胜乡永乐村王福隋屯,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他给村屯安装路灯、安监控、为办公室购买电脑等一共花费了20多万元。同时,关心乡村振兴的工作,为村上出主意想办法,让农民脱贫致富,被称为乡亲们的贴心人。

  王千士热衷于社会的公益事业,仅在疫情期间就向政府捐赠50多万元稻米,并随时满足一些单位的求助,捐资助教,救急救苦,比比皆是。

  2023年,王千士经实践验证他们种植的11000多亩稻田地,生产有机稻200万斤,绿色水稻500多万斤,比去年最少增产100多万斤,而且“稻泽乡”大米卖出了普通大米10倍的好价钱,供不应求。

  眼前的稻浪如同翻滚的碧波,鱼蟹潜底,鹰击长空,鸥鹜争飞,百鸟云集,机器轰鸣,一片繁忙的美丽乡村的情境,很难想象这曾是寸草不生,风沙漫天,“晴天硬邦邦,雨天烂泥汤”的一片连绵的盐碱滩。    

  为了振兴大安市的旅游产业,王千士还投资数百万元建起一座民宿,设施齐全,有室内厕所、淋浴、暖气设备一应俱全,满足乡村旅游需要,被有关部门评为3A级乡村旅游单位。

  到这里,不但能享受到标准有机稻田的美景,稻田鱼、稻田鸭、稻田蟹、东方白鹳、白鹭,也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同时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农家美食,自然生的野菜。来这里还可以在自有的两个鱼塘钓鱼,也独具特色。

  生态环境的改变,稀有的珍禽鸟类回来了,绝迹的野雉成群了,狐狸也回来了,野兔也多了起来……生态变好了,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美轮美奂的江南水乡景象。

  谈起未来的发展,王千士说,将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使其成为集科技教育与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园区。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星植

  通讯员 赵国武 于希文

编辑: 王金顺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