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获准创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 要闻-白城站 周柏航 236526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白城站 > 要闻

大安市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获准创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

2017-03-24 08:34 | 来源: 吉网

blob.png

blob.png

  吉网 吉刻APP讯 记者 王星植  为充分利用社会各类科普资源,推进全国林业科普事业发展,近日,中国林学会开展了第四批“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创建工作,大安市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入选。

blob.png

  大安市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大安市西南部,地处大安、通榆、洮南交界处,总面积4200公顷。是目前吉林省西部保持最完好的河漫滩芦苇沼泽湿地,被誉为松嫩平原上的“瀚海明珠”, 是集生态效应、旅游观光、人文历史、科普教育、生态产业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新兴湿地景区。

blob.png

  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湿地保护协会理事单位,吉林省湿地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鸟类保护合作单位,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吉林省林业厅的湿地恢复与合理利用研究示范基地,全国22个重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之一 。

blob.png

  同时,牛心套保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被评选为吉林省“十佳乡村旅游产品”,牛心套保村被评为中国最美古村落。

blob.png

  公园每年举办“品蟹文化节”活动,汇聚河蟹美食、湿地风光和人文景观等多种特色旅游元素,将美食与美景相融,“大安芦苇湿地河蟹”中国地理商标已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受理,“品蟹文化节”已申报梁希科普活动奖。

blob.png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刘兴土院士及其团队在牛心套保湿地实验成功的“芦苇—河蟹—水稻”复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成蟹产量达到45万斤,年创产值1000万元以上;打造人工湿地“旱改水”,种植稻田1.05万亩,年创产值1600万元;利用牛心套保天然优质芦苇开发“芦苇画”旅游纪念品,2016年,“芦苇画”入围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增贫困就业人口160人。依靠科技走出了一条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双赢”之路。

blob.png

  按照大安市打造美丽休闲的生态旅游城的生态立市目标,充分挖掘牛心套保生态旅游文化,做优旅游产品,强化旅游营销,构建“全省湿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示范中心”,打造东北湿地生态旅游新地标,把牛心套保生态旅游区逐步打造成为水草相谐、水陆共生、立体构图、视野广阔、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的霍林河畔一颗璀灿的明珠。

责任编辑: 周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