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富强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居住人员杂乱。平日里,大家各忙各的事,见面颔首微笑,并无太多交集。但是,一场疫情让小区有了邻里微信群,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抗疫,情更浓、心更近了。
小区建起微信群
“大家好,我是刘立华。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现在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大家同住在一起就是一家人,为方便沟通,请进群的亲人们把昵称改为楼号 单元号 门号……”春节期间,在运河区康居园社区副主任刘立华的倡议下,富强小区建起了邻里微信群,她的一条信息,让邻居们开启了群聊模式。
“酒精是消毒剂,也是易燃品,大家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我这里有消毒剂,大家可以陆续下楼来取了,但是不要扎堆儿啊。”“我这里有口罩,不方便的话,我可以送过去”“辛苦啦,谢谢你”……善意的提醒,物资的共享,为爱心人士的点赞,抗击疫情的常识,各种信息纷至沓来。
“拿起手机就能看到温暖的话语,虽然疫情当前,但是这个新建的微信群让我们有了温情相伴。”居民王娜激动地说。
党员就要冲在前
疫情面前,小区很多党员,发挥出了带头模范作用,住在1号楼的刘敬便是其中一员。
微信群里,从提醒邻里少出门做好防护,到后来无偿给大家提供口罩,再到联系外地朋友邮寄口罩过来帮助邻里,刘敬一直很活跃。更让人暖心的是,刘敬想到了小区里的孩子们,专门买来了儿童口罩,送给需要的邻居。为了减少人们的出行次数和感染几率,他自告奋勇无偿给邻里代买水果、蔬菜。“我反正每天都要出去上班,顺路捎来,就省得大家出去跑了。”刘敬对自己的行为轻描淡写。
因卡点人力不足,社区征集志愿者到卡点执勤,刘敬不假思索,挺身而出,“我是退伍军人,也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一定要冲在前面。”朴实的话语,饱含了这个年轻人愿为社会效力的热情。
好人好事说不完
2号楼的马海龙自费买来了25公斤消毒水,微信群里提醒大家有序下楼自取;同一栋楼的王建民,背着个大大的喷雾器,在楼道里上上下下给各家门口消毒;4号楼的老刘给卡点的志愿者送去方便面和水果;80多岁的尹歧峰,带头去做志愿者……
“一场疫情,看出了人心,小区里的好人好事说一天也说不完。”一位居民打趣说。
眼下还在防控期间,小区里的抗疫故事还在继续,“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疫情。”群里,这样提振人心的话语,每天也都在发出。
特殊时期,邻里组成了战胜疫情的一股股合力,更增强了相互之间的情谊,他们坚信,风雨过后定见彩虹!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星植 通讯员 杜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