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栋,通榆县纪委第三纪检组组长、通榆县什花道乡光辉村第一书记。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乡党委、乡政府工作部署,迎难而上,勇于创新,致力发展,认真履行职责,与群众、党员交心谈心,倾心走访调研,了解掌握村情民情,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勤奋努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维护了全村和谐稳定,他全身心倾注的努力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
筑牢堡垒,围绕提高村集体凝聚力科学谋划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郝栋协助光辉村制定了详实的帮扶计划,绘就发展蓝图,首当其冲的就是筑牢党支部建设的战斗堡垒。一是抓班子带队伍。他积极配合村支部书记抓党员队伍建设,团结班子成员,凝聚战斗力。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一诺三联四帮”活动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以富带贫、以强带弱,互帮互助,努力把村干部、村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每个村干部、党员都有事做,体现各自的价值,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二是守制度严落实。任职以来,他狠抓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村干部工作作风明显好转。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充分讨论学习党内法规文件,涉及党内事项民主讨论决定。涉及村级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经开会审议、公示无异议后才能开展工作。同时坚持村干部坐班、第一书记签到、请假等制度,严格签到值班,确保事事有人办,提高群众满意度。三是强宗旨提服务。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给村党员干部讲党课,不是党员的村干部列席学习,不断强化村干部和村党员的宗旨意识,改变村干部的工作方式,提高村干部、村党员服务水平。
图为郝栋为贫困户登记发放鹅雏
亲民为民,围绕精准施策下足功夫
“我们的第一书记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很勤快,有空就走屯串户了解情况,平时穿着也很朴素,一点官架子也没有,他就是我们村里的人嘛,大家都很喜欢他。”说起第一书记郝栋,村里的人都忍不住夸赞起来。2016年2月以来,他组织村干部和包保干部先后开展了4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召开贫困人口识别会议10次,共动用人力140余人(次),累计入户1000余次,户均走访9次,解决农户实际问题23件,化解信访问题5件,解决邻里矛盾3件,填写图表卡册2000份(次),经过精准识别,确定光辉村贫困人口98户167人,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郝栋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光辉村土地贫瘠,天气干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但郝栋也发现了光辉村的一个优势,那就是草原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养殖业,小尾寒羊繁殖快,村民有养殖经验,大鹅抗病性强,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根据了解的情况,郝栋为光辉村确定了小尾寒羊和大鹅的养殖项目,按照贫困户意愿,实行自建经营、托管经营和“合作社+贫困户”三种模式,有劳动能力的和子女在身边的实施自养或者儿女代养,没有劳动力的且儿女不在身边的,由合作社饲养,实行效益分红,保证贫困户效益最大化。
图为郝栋组织村三委成员召开精准识别工作会议
因势利导,围绕增收减支卯足劲头
建设新农村,任重而道远。郝栋深知自己的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他时时刻刻都在考虑该怎么为村民办实事。致贫原因多样化,实现脱贫也要多方面入手。经过认真思量,郝栋决定从两方面入手解决,一是增收,二是减支。在增收方面,精准实施产业项目。2016年政府投入21万元扶贫资金采购基础母羊,按照每口人2只羊发放,有的贫困户一家就得到了8只羊。截止到目前,发放到户的基础母羊至少产羔2只,多则8只,按市场价格每只羊羔300元计算,贫困户获得收益少则600元,多则2400元。2017年推进庭院经济,贫困户每户发放100只鹅雏,与公司签订回收协议,成鹅后按照市场价回收,解决了大鹅销售问题。通过产业项目叠加,确保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增收问题解决了,就要琢磨减支问题,减支就要有政策方针。郝栋多次到县卫计局、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学习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大病救助、危房改造等减支政策,并将相关政策印制成宣传单,逐户发放讲解。鼓励农户参加农合和大病保险、养老保险,全村贫困人口参合率100%、大病保险参加率100%、养老保险参加率80%。告知贫困户及时办理新农合慢病证,持证患者门诊年累计报销可达7000元,并引导贫困户买药就医到乡卫生院,尽量少在药店购买不能报销药品。医疗扶贫政策惠及全村98户贫困户,教育扶贫政策惠及9户贫困户,大病救助政策惠及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政策惠及44户贫困户。针对贫困户多为因病致贫,郝栋先后协调中日联医院、县医院派专家组于2016年7月和2017年1月到光辉村进行义诊,累计发放药品价值3.3万元,免费义诊人数800余人(次),解决农村人口就名医难问题。协调民政部门,为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办理低保,实施政府兜底救助。2017年协调办理低保户55户。
图为郝栋带贫困户到医院就诊,帮助贫困户办理手续
沉下身子,围绕群众呼声攻坚克难
脱贫攻坚的成效,不仅要增加群众收入,乡村风貌也要焕然一新。光辉村村部年久失修,除了办事大厅能够将就办公外,其他办公室已经无法办公,郝栋驻村后立即组织召开了“三委”干部会议,研究村部维修事项,积极向纪委领导请示汇报,并得到领导大力支持,筹措资金4万元,重新翻修了村部,购买了办公设施和办公用品,改善了村干部办公条件和老百姓办事环境。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研究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经过讨论研究确定后复兴屯为试点进行建设。随后对后复兴农户进行走访,对后复兴屯整屯推进围墙和排水沟建设征求意见,老百姓对修建围墙和排水沟高度赞成,每户自愿拿出2000元钱作为自筹资金,目前围墙已经建设完成,道路边沟正在建设。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年初以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14次,得到村民的好评。实行领办、代办、约办服务,尽可能为村民办事提供方便。2016年以来,开展领办、代办、约办服务150余次。积极协调项目资金20万元,建设1000平方米文化广场2处,并申报省级贫困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项目,该项目配备价值3万元的电脑、投影仪、音响等文化设备,待文化广场建设后落实。针对光辉村十年九旱的天气,郝栋主动寻求水利部门帮助,协调水利部门争取扶贫资金120万元,帮扶抗旱井及附属设备25套,抗旱面积达125公顷。针对村自来水管道破损严重,有的农户已经吃不上自来水问题,协调水利部门争取投资148万元,对全村自来水井、设备和管道重新改造,确保村民饮水安全。针对光辉村危房多、农户改造意愿小,危房改造难度大问题,第一书记逐户走访动员,宣讲政策,2016年以来,已有64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
图为郝栋带领村党员志愿者开展志愿帮扶活动
欲问秋果何所累,真抓实干得民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光辉村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郝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团结带领光辉村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奋斗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吉网 吉刻APP 通讯员 郭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