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经济”助力农民日子“牛”起来 城事-白城站 王金顺 357312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牛经济”助力农民日子“牛”起来 城事-白城站 王金顺 35731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白城站 > 城事

“牛经济”助力农民日子“牛”起来

2022-05-12 15:19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近年来,通榆县十花道乡新一届领导班子全力瞄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发展目标,于是一座投资1238万元、占地6万平方米的肉牛现代产业园拔地而起,养殖棚舍、饲草库、产犊舍、生活用房一应俱全。

  “由于我们乡秸秆资源丰富,且辖区内拥有吉运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所以实施省委、省政府‘秸秆变肉’工程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十花道乡党委书记李占双道出了产业选择的奥秘。

  硬件设施已然完备,可是肉牛养殖是个精细活,疾病防控、饲料搭配、圈舍清理……稍有疏忽,可能就全盘皆输,因而如何解决经营问题是十花道乡政府面临的又一难题。

  “为降低投资风险,切实增加村民收入,我们创新采取了‘政府+公司+银行+保险+村集体’的‘五位一体’经营模式。”在和李占双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所谓“五位一体”经营模式,即乡政府牵头成立肉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其所辖的10个行政村均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通过“自筹资金+银行贷款”方式从吉运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购置基础母牛放入产业园,由乡政府统一经营饲养。养殖期间,乡政府通过保险公司为每头牛购买赔付率高达80%的保险,吉运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则提供防疫、饲料、技术等服务,并以每头13000元价格对健康犊牛进行回收。肉牛养殖所产生的利润由合作社统一分配到各个村集体,这就破解了以往“村村搞产业、产业都不行”的瓶颈。

  据了解,产业园成立之初,各村累计耗费2704万元购置了1000头基础母牛。而今,已有1993头安格斯牛在此落户,新生牛犊成活率高达99.3%。按每头犊牛13000元的回收价格计算,3年后即可收回所有饲养投入,而1000头基础母牛的存在,则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无限可能。

  “下一步,我们准备在现有母牛的基数上适当扩大养殖规模,并增加育肥饲养项目,进一步拓宽村集体收入渠道,为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展望未来,李占双信心满怀。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星植 通讯员 耿哲男 刘畅 通榆县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 王金顺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